查看原文
其他

创意思维| 思考太多,非多数人的追求

糕小糕 糕小糕视觉笔记 2022-12-26


1

世间道理理论一层层,书籍故事一沓沓,干货鸡汤一碗碗。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,走过了就懂了。但有限的生命内,如何经历完这无限的世间事呢。


底层理论多如牛毛且相悖,有的书叫《自控力》,有的书叫《失控》;有的让我们放肆随意的着眼当下的力量,而有的又告诉我们习惯于计划,为明天着想。有的心灵鸡汤让我们把握现实,以利益为导向,而有的又让我们会学大爱,有付出就会有回报。

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好人受难,恶人逍遥的剧本,但其中原因如何造就,说不清也道不明。


也许今日你看了一篇文章说《凌晨四点起床》,明日看了篇大作家的个人经历,里面写道全是熬至深夜写文,睡至午头起床。突然觉得早起似乎也不是成功标配。你看多少爱好熬夜的优秀人呢。那自己到底是该早起还是应该晚睡呢。


也许今日你看到“我们不仅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。恨不得马上放下手中扰心的工作,背起行囊去远方。但未出发,你又看到另外一句“没有眼前的苟且,拿什么撑起诗和远方”。一句话把自己打闷在椅子上,心中想着到底是选择“诗和远方” 还是“眼前苟且”。


对于股市,房价更是无时无刻都有人在“看涨,未来5年一定会大涨” 更多人也在说”看跌,未来5年一定会跌,经济泡沫太大了。”每个人的理论都是如此的证据确凿,言之有理,而且表现出胸有成竹之感,那自己是该买呢,还是等呢?



2

有这样一个故事:从前有个投资学家和一位企业主强辩数小时,企业家对于未来的经济股市完全看跌,他自己甚至设置了一套非常精巧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。但后来的事实是企业家说的完全错了。因为之后的股市一直欣欣向荣一路高涨。这个投资学家2年后遇到企业家说:“你还记得我们的谈话吗?”


“我记得很清楚,”企业家回答道,“我后来改主意了,并且打赚了一笔。”



现实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这样的状况,当时言之凿凿的告诉你肺腑之言经验之谈的人,也许在自己再次面对同样情境下却采用向背驰一套,你是怪他骗你呢,还是怪自己倒霉呢?在这样的一个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完全把控,随时都可以改变的时代,我们又能依靠谁?


很多人肯定会说依靠自己,何时都相信自我判断,但站在镜子前从上到下审视一盘自身,经历有限,读书有限,眼界有限,若一直依靠自我就很难达到新的层次。



3

下面我们采用创意的思维,分析下投资学家和企业主的故事,该如何看待。


这个故事包含三个层面:第一他人的理论,第二自己的理论,第三应用中的理论。


  1. 他人的理论:包括书上写的,课堂上教的,他人讲的等等,有别人之口总结讲述的。

  2. 自己的理论:我们就某一问题的具体思考过程,是我们脑中的理论。

  3. 应用中的理论:我们实际过程中去做的,就好比企业家后面更改了自己的方向一样。


在每个问题的背后,我们自己都是理论的消费者,我们应该去思考每一个理论,包括自己的,他人的,实际应用的,深入的理解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。

  1. 评估他人的理论,重要的原理是否对?

  2. 评估自己的理论,要看是不是经过有效思考而非想当然,自己要分析自己的思考对过程是否对,能否经得起他人严苛的挑战与审视。

  3. 评估应用中的理论,关注的是他和外在环境是否匹配,是否有弹性。


每次在面临问题时,只要不相信绝对的权威,拥有自主判断和鉴别力,在采纳前仔细的了解和理解,就不太容易被他人的理论所蒙蔽。


但是就这样整轮的思考过程,尤其是对于自我和实际应用的理论进行有效评估,是需要消耗很强大的脑力来深入思考,浮躁而忙碌的时代,因此阻绝了大多数人,更倾心于选择完全不思索的听从他人观点,若恰巧与个人经验相符时,便更深信不疑。若恰巧与实际背道而驰,便不在相信继而寻找下一个适用的理论,如此循环。



4

思考太多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,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快乐,但问题是没有思考就没有快乐。


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,自身却如同一个听不到,闻不到,看不到的,品不到的残疾人一样,不断抱怨生活的枯燥无趣,工作的繁琐心累,更是无法体验让枯燥生活变得丰富刺激的事情。


但面对有趣丰富的世界,我们如何清醒,有意识的专注于创造自我有声有色的生活,请继续关注糕小糕,持续为你带来不同创意之法,发掘不一样的创意思维。在重复的一天寻找更多的激情与体验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